榮家長輩們的一生,可以說是中華民國的活歷史,也是台灣這幾十年努力的縮影,這些長輩們一生忠貞愛國刻苦耐勞,他們心中的字典並沒有「憂鬱」這兩個字,但是並不代表【憂鬱症】不會找上門來,孤單的身影、與時代漸趨脫節、身體與智能的退化,都會增加老年憂鬱症的機會,預防勝於治療,有機會到台南榮家跟老前輩們請益的同時,也分享一些如何活得快樂的小故事娛樂老人家。
榮家長輩們的一生,可以說是中華民國的活歷史,也是台灣這幾十年努力的縮影,這些長輩們一生忠貞愛國刻苦耐勞,他們心中的字典並沒有「憂鬱」這兩個字,但是並不代表【憂鬱症】不會找上門來,孤單的身影、與時代漸趨脫節、身體與智能的退化,都會增加老年憂鬱症的機會,預防勝於治療,有機會到台南榮家跟老前輩們請益的同時,也分享一些如何活得快樂的小故事娛樂老人家。
笑容 是世界上最美的容顏
心念轉個彎 快樂跟著來
生活需要留一些空白
隨意
每個人的內心 都是渴望被了解 但是又怕受傷害
生命不一定要按照牌理出牌~驢子和蘋果其實是購自不同的國家 只是來到了心樂活被黏在一起
笑臉~但願我們在人生不同的階段 面對不同的困境 都能有燦爛的笑容
生命的美好,在身邊的每一個角落,靜待我們去細細品嘗…
當各式各樣的媒體充斥我們的生活,有誰知道真正的真相呢?為了衝版面,就有誇大扭曲事實的頭條,只要有錢,誰都可以買到表面是新聞其實是廣告的版面,媒體扭曲的文字,可以毀掉一個人的一生,毀掉一個好醫師的信念,讓社會喪失一位好醫師,這樣的犧牲只為了博得聳動的標題和一天的業績?我們無權去說誰要為社會這樣的損失來負責,但是可以告訴大家聳動標題後的真相是什麼,也許不關我的事,但也許有一天自己就是標題的主角...
-------------------------------------------------------------------------------------------------------------------------------------------------
今年一月四日、五日,原本在台北慈濟醫院任職的黃姓急診醫師因為和病患發生爭執、扭打,「徒手推打病患,造成對方的手腕挫傷,以及楊姓病患的上衣破損,致不堪使用的程度」,涉及「傷害、公然侮辱」,經法院一審判決「與莽夫無異」拘役四十天,可易科罰金。一時間媒體群起轟之,蘋果日報還製作「動新聞」模擬現場。早在去年七月,黃醫師就因為這事件離開慈濟醫院。
悄悄地,在六月十五日,二審法院做出判決,黃醫師無罪。媒體默不吭聲,一點反應也沒有。現在到Google搜尋黃醫師名字,看到的還是一審判決時的新聞。蘋果日報的動新聞也還在,嘲諷地繼續播放編造出的劇情。新聞標題裡,和他名字連結在一起的是「抓狂」、「沒醫德」。
「你有膽子失敗嗎?」(商業週刊1230期文章,丹佐華盛頓於長春藤名校畢業演說)
「你真的要放棄教學醫院主治醫師的職位嗎?」在長官的辦公室裡向長官報告未來生涯規劃後,一路提拔自己的長官誠懇地提醒我。
「這麼年輕就創業,會不會太冒險?要不要等到有個主任頭銜或是花錢出國弄個國外的資歷回來後再來規劃呢?」資深的學長得知我的規劃後憂心忡忡地規勸我三思。
「你真是有勇氣!大家都在看你!」這是消息傳出去一段時間後同事們給我的鼓勵。今天如果是財力雄厚、深具名望的主任級醫師要創業,想必大家一定不會用”勇氣”來勉勵他吧!(苦笑…)
「34歲就擁有現在的一切,頭銜、收入、穩定的生活,確實應該要好好珍惜,不應該任性地放棄」。這樣理性的念頭也曾多次出現在腦海裡阻止我。
擁有越多,越難放棄;擁有的資源可以是追求夢想的基石,卻也可能是阻礙追求夢想的絆腳石。改變現狀,放棄現在所擁有的需要勇氣;但若要維持現狀,放棄夢想何嘗不需要勇氣呢?
訴求夢想的【海角七號】讓2008年的夏天更熱,今年夏天【賽德克巴萊】展現的勇氣又要掀起一陣熱浪,小魏堅持十年的夢想與勇氣,比起他所放棄和付出的,創辦心樂活所需付出的其實是那麼地微不足道。
因為討厭失敗,所以要慎重規劃友善的職場與人性化的就醫環境,但也因為渴望夢想,所以不害怕失敗。
你(妳),有膽子失敗嗎?
己利利人、己達達人,台南精神分析讀書會有討論到【無法滿足自己內在需求的父母,經常也無法同理自己的子女】。對於自己的摯愛都如此了,更何況是對待他人;我所遇過的醫療人員,每位的心底都是希望可以在這份工作上幫助他人,再怎辛苦都引以為樂,醫師誓詞、南丁格爾宣言對他(她)們來說是種信仰,是放在心中拿來提醒自己、勉勵自己、幫助自己度過臨床上難關的信仰,但曾幾何時,這信仰變成了口號,變成了他人拿來要求、譴責、剝削醫護人員的理由,為了各式各樣檯面下的理由,拿來要求醫療工作者無私的付出與犧牲的口號。
心樂活的創辦,初衷並不是無私的犧牲與付出,而是希望讓在這一起共事的心靈工作者在執行這份助人工作的同時也能照顧好自己,能有足夠的心靈空間去樂在這助人的工作中,每個來這共事的夥伴都能夠充分利用這空間去追求自己的夢想、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與家庭、用心對待來求助的民眾,讓每個來這的民眾都能得到有品質的服務、心靈上的休息。
我覺得這想法是件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想跟夥伴們一起去證明:助人的工作不一定要血汗,也可以是份快樂的工作。
從心出發,快樂生活---心樂活。
台南精神科/身心科診所附設心理諮商 負責人范庭瑋醫師 主治:失眠, 焦慮, 恐慌, 憂鬱, 自律神經失調, 躁鬱, 頭痛, 慢性疼痛, 胸悶, 飲食體重障礙, 產後憂鬱, 青少年情緒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