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心靈小常識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當情緒的主人  

「醫師,吃抗憂鬱藥可以解決我老闆和同事們的態度嗎?」

「醫師,家族治療可以把我老公變的溫柔又體貼嗎?」

「醫師,心理治療可以改善我婆婆的觀念和行為嗎?」

「如果都不行,我來這裡做甚麼呢?」

   林小姐婚後過的並不開心,「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童話故事的結局並沒有實現,而是承擔更多的角色責任,面對更多的壓力,這一兩年逐漸出現失眠、胸悶、頭痛等這些常見的身心症狀,低落的情緒與容易生氣也在這半年變得更難以控制,這些情緒表現也開始影響到她在工作與家庭的角色,面對婆婆再也裝不出笑臉了、工作上也變的易怒不耐煩、跟先生也常吵架、性趣缺缺,夫妻感情變的疏離。

   來就診時林小姐已經準備辭職,甚至出現想離婚的念頭,想到這裡她就覺得自己又失敗、又孤單,過去覺得自己絕不會有的自殺念頭竟然悄悄地佔據了心頭。她急著想解決全部的困擾,想要醫師提供解決每件事情的對策,帶著滿滿的期待來,又發現好像醫師也不能幫她圓滿地解決這些生活的壓力事件,又生氣又失望。

  在醫師的「哄騙」之下,她帶著疑惑的心情接受了先吃一陣子藥物,之後再安排個別心理諮商的提議,她並不是相信醫師,因為這位醫師也不是鼎鼎有名的大名醫大教授,只是因為她真的沒有選擇了。一個月過去後,她的情緒變的平穩許多,可以有笑容了,辭呈沒有送出去,本來急著逃離的職場變成她稍稍可以喘息的避風港,面對婆婆的觀念依然無法認同,但是情緒卻平靜許多。在漫長地心理諮商後,她看到了原來那些負面情緒是源自於自己的想法,而那些很直覺的負面想法竟然控制了她的情緒。先生的壞習慣依舊、婆婆的觀念仍然不變,但是因為對自己的內在有更多的了解,她不再陷在那憤怒與無力的情緒裡了。

「我去年把周年慶的一半額度花在心理諮商上,雖然帶來的立即快樂強度不如購物治療,不過效果持久多了,不知道這裡有沒有滿千送百的活動...?」

   針對她的期待,醫師又再一次讓她失望了。

 【噹噹噹,聽完了故事,來上個課吧!!】

   就像被熱鍋子燙到時我們會很直覺地想要將手抽離,若是感覺到許多的不快樂來自周邊的人、事、物時,我們也會急著想要逃離這樣的環境,因此會不斷地思考要不要離職、要不要分手、要不要離開這群人...,但是,這些人生中重要的人事物往往又不是那麼地容易脫手,甚至,離職後有可能會產生另外經濟上與找工作的壓力,分手後的下一段感情,又會遇到一樣的問題;於是,我們就被困在痛苦的死胡同中,放開也不是,拿著也痛苦。

   當情緒的主人

   我們的情緒,往往不是直接來自於外在事件,而是源自於我們怎麼去詮釋所聽到、看到、感受到的,我們內心的解讀會決定我們之後會有怎樣的情緒,透過撫平過去的傷痛,學習更有彈性的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中止這想法>情緒>行為表現的惡性循環,甚至扭轉成充滿希望的善循環

 

 

當情緒的主人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陪伴憂鬱症  

「要加油!要靠自己走出來!要有意志力!」

「不要想那麼多就好了!往好的地方想!」

「多運動,多曬太陽就會好了!」

「要像我一樣,我以前也是遇到...,可是我沒有...,所以你也可以的!」

      很多人身旁有飽受憂鬱症困擾的家人或朋友時,常常不知所措,或者是急著想要將對方從憂鬱的山谷中拉出來,用盡苦心、耗竭心思去開導,找了很多人生名言或是現身說法,期待用這些金玉良言讓患者在一念之間就好可以起來,到後來搞得雙方都疲累不堪,氣患者為何頑冥不靈、為何總是這麼地負面思考,造成患者另一個情緒上的傷害,甚至從熱心幫忙到負氣離去,甚至陷入更深的憂鬱。

      在診間,也有遇過家屬先進來遞了一張紙條交代我:「醫師,等等你要照這些跟他說就好,其實憂鬱症就只是念頭轉不過來,要靠自己走出來,要想開一點,多運動、多曬太陽就會好,不要靠吃藥,照這樣說就好了,只是心結而以,你們醫生講話比較有權威,請你就照這樣講就好...」認識我的就知道了,我既不是名醫、跟權威也扯不上邊,家人親友長老們講了數十次都沒用的話,從我口中說出來應該也沒甚麼效用。

      其實,有罹患過憂鬱症的朋友應該都有經驗,身旁親友用這樣方式的幫忙,常常給當事者更大的壓力,甚至覺得自己更糟了、怎麼都一直辜負別人的好意、別人熱心的建議自己怎麼都做不到,這些充滿智慧的人生道理名言怎麼怎樣都無法改變自己負面的想法,到後來,甚至乾脆把自己更封閉起來,因為不想再麻煩別人了,或者是到後來覺得更絕望,更感覺到都沒人能真正了解自己。也有受過教育的患者瞞著家人來就醫,瞞著家人吃藥,在家裡藏藥、出門就醫要編理由,連就醫治療都變成一種壓力,一種不被支持的行為。

      我們平時朗朗上口的人生大道理和多運動多曬太陽等等的生活習慣其實都是很正確的觀念,但是這可能比較適用在教導還沒有生病的人如何正面思考、維持正確的生活習慣,讓我們生活過得更自在更悠然樂活,對於預防負面情緒的確有相當大的助益,這些應該平時落實的「養生樂活之道」用在已經處在憂鬱症的人們,卻可能無力消受這樣的處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憂鬱症常常是慢性的壓力、長期的內在衝突或是壓抑的傷痛累積很長一段日子之中逐步侵蝕我們的掌管情緒和活力的神經系統,然後在一個壓力事件發生後擊潰了平時努力硬撐住的防線,之前所忍耐的、所壓抑的負面能量便大量湧出,淹沒了理智和情緒,變得沒有動力、負面思考、情緒難以控制。這時候,他們所需要的,是有品質的陪伴和聆聽,讓患者覺得自己的痛苦是可以被了解的,自己還是值得被愛的,目前的失控情緒和負面思考不是那麼地罪惡難以被原諒的;另外輔以少少的建議即可,我相信許多大道理患者自己也都知道,記然早就是知道的道理就不需要一直重複地提醒,那樣重覆的說教常常只治療陪伴者焦慮的功效而以。

      憂鬱症的復原是條很漫長的路,即使在正確的藥物協助下,失調的神經系統也需要相當時間的復原,對苦於憂鬱症的患者和陪伴的親友都是長期煎熬,這是場馬拉松的復原之路,建議陪伴的親友也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和狀態,陪伴其實比說教更難也更需要練習;另外,除了親力親為的陪伴之外,請找專業一起幫忙,讓我們當你們的另一支拐杖,分擔親友的一些重量,減輕患者的一些痛苦,可以讓這段旅程走得更順利、復原的更好,透過就醫,可以幫助患者更深入地了解跟自己有關的致病因子、內在衝突,透過這樣的了解,不僅可以加快憂鬱復原的病程,也可以有效地在未來調整自己的腳步,預防再次的復發或學習到復發的即使因應方式。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近幾年成了顯學,但是在精神科診斷準則DSM-4卻找不到這樣的診斷,甚至因為口說無憑,民眾習慣需要儀器的檢驗來佐證與說服,HRV都成了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工具,到底自律神經失調是甚麼呢?

【案例1】

   林先生工作為業務性質,每個月每季的業績都要重新計算,但是他仍然是公司競賽的得獎常客,在比較忙碌或匆忙的日子會感到胸口悶悶的、輕微心悸、頭頸緊繃、胃脹、甚至腹瀉,就醫診斷有時候說是「腸胃炎」,胃鏡顯示輕微「胃食道逆流」,剛開始不以為意,想說是太累與三餐不定時的關係,胃藥就將就著吃,忙碌的日子也繼續過下去,但是這些症狀越來越頻繁,不舒服的程度也越來越重,甚至在休息的時候都會發生,連帶的睡眠也變得不好入睡或是淺眠,情緒也變得容易生氣。

【案例2】

   陳太太婚後育有兩子,先生為自營公司老闆,因為事業拓展至中國,需要常常於對岸出差常駐,家中經濟狀況不錯,夫妻感情很好,為令人稱羨的老闆娘。但是近年來常無由來地感到胸悶、心悸、手麻發抖、頭痛,常四處求醫,診斷為:「心瓣膜脫垂」、「心律不整等」、「偏頭痛」,經服藥後有些微改善後,又時常復發,甚至常有無由來的焦慮感,對聲音敏感容易不悅,對孩子也變得不耐煩、亂發脾氣,對自己這樣的媽媽角色感到挫折,心情日益低落。

   這兩個例子都有合併多處的身體不適,病程慢性化,四處就醫對症下藥的反應相當有限,其實深入了解後,都會發現與外在生活方式或內在壓力都有很密切的關係,如果不針對疾病的源頭去治療與改善,這些症狀經常讓人感到挫折,甚至嚴重影響到生活品質。

   自律神經失調可以簡單地解釋成「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的不協調,交感神經主管清醒、警戒、專注,會讓我們肌肉緊繃、心輸出變高、血液集中於中樞,讓我們有能力去應付外在的危難與壓力事件。副交感神經則是主管休息、放鬆、睡眠、飲食與做愛,會讓我們肌肉鬆弛、周邊血管擴張、感官敏感度降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就像翹翹板的兩端,每天左右兩邊上上下下交替來協助我們應付壓力與休息放鬆。但是,如果我們讓自己處在緊繃難以放鬆的狀態,長期交感神經過渡亢奮的狀態下,這個翹翹板將逐步失去了平衡,往一方傾倒,於是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相關的症狀。自律神經失調

 

   與其說「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診斷,不如說是一種身心失調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所導致的身體症狀有很多醫學的診斷如:心瓣膜脫垂、心律不整、腸躁症、胃食道逆流等等,同時在精神狀態也可以下很多的診斷如:焦慮症、恐慌症、憂鬱症、飲食疾患等等。

   這些身體不適的症狀可以用幾分鐘就說完了,開藥也只需要幾分鐘,但是生活方式、壓力事件、心歷路程等,常需要花多時間去釐清,症狀可以使用相關的藥物去緩解、修復,不過「為什麼」讓我們處在這樣的生活方式與心理狀態,卻需要更多時間去了解、承認、與修通。

   藥物與心理晤談,在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上,都是很重要而且不可或缺的,使用藥物去緩解症狀、修復神經系統,可以儘速回復我們的生活,透過晤談與思考,去了解這些症狀的因果、看到我們過去忽略掉的自己、學習新的因應方式,可以讓我們避免重複的復發。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失眠     

      「一到夜晚就害怕」,夜晚的降臨代表黑暗的到來,古代的人們怕的是晚上時出沒的毒蛇猛獸,這些夜晚出沒的怪獸可能會在人們熟睡時發動攻擊,但隨著文明的發展,燈具照亮了黑夜,娛樂和工作模糊了黑暗,過去會在夜間出沒的毒蛇猛獸現在只能在動物園相見,但是人們依然害怕夜晚的到來,似乎仍然有可怕的怪獸在夜晚侵擾著人們,新一代的夜晚怪獸就是【失眠】,失眠這無形的怪獸不知不覺地找上了住在堅固水泥房子裡的人們,被攻擊的人們面臨的困擾是“漫漫長夜如何打發”。

      最常見的失眠是【入睡困難】,飽受困擾的人躺在床上以後,腦子越來越清醒,許多事情像電影一樣,不停地在腦子裡浮現,越是強迫自己不去想,越是煩躁,越不能入睡,就這樣翻來覆去無法入睡,一直要折騰一二個小時才能入睡,到後來越是接近睡眠時間就越焦慮,看到床反而睡意全消。

      失眠的另一種表現是【睡眠中斷】,有這種困擾的人在入睡後覺得淺眠,有睡著可是容易驚醒或是睡夢中聽到外界的聲響,一夜之間反復多次,有時候可以再入睡、有時候就得翻騰一陣才能入睡,這樣的整夜折騰造成實際睡眠時間不足,白天頭腦昏沉沉的,感覺疲憊無力。

      還有一種失眠則是【早醒】,上床後入睡較沒有問題,但是卻很每天卻都在固定的時間很早就醒來,有時候比鬧鐘還準時,令人鬧擾的是醒來後就不易再進入夢鄉,只好眼睜睜地趟在床上等到天亮。

      另外一種睡眠困擾的人在入睡和睡眠時間上看似正常,也感覺到有睡著,可是卻覺得整夜都在【作夢】,每天醒來後都覺得很累,白天精神不濟。

      失眠的型態有許多種,有的人只有一種困擾,也有許多人同時存在幾種困擾,有的人只有在特定壓力事件時才受到困擾,也有為數不少的人們則是長期受到失眠的煎熬。在引起失眠的眾多的因素之中,最常見的原因是生活作息、心理與情緒的因素,例如:輪班生活、工作壓力、家庭問題、焦慮不安、心情鬱悶等。

      失眠本身不僅造成當事者的痛苦,也能影響一個人的心理與精神狀態,失眠使人精神不佳、疲倦無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低落、脾氣不佳,進而影響到白天的工作表現與人際關係。

      長期的失眠會使人記憶力減退,思考能力降低,同時也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研究顯示慢性失眠的人在罹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比例比一般人高,身體不健康的程度也比一般人高至3.5倍。

      飽受失眠困擾的人可以就近與精神專科醫師討論失眠的原因與治療的方式,調整生活作息、了解心理壓力,必要時使用藥物協助控制失眠程度,重新調整睡眠時間,儘速回復正常生活作息;若是心理因素引起的長期失眠,可以考慮嘗試心理治療去疏通內在的衝突進而改善情緒與睡眠。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薛西佛斯  

      有時我們會在心中暗自期待,如果今日出門遇見一輛紅色金龜車,當天必然會有好運;然而如果遇見黃色金龜車,可能當天的運勢就不是這麼美好。然而像好萊塢電影「神鬼玩家」的主角,經常不斷的洗手以消除壞事;或如同「愛在心裡口難開」的主角認為如果走路的時候踩到地磚的縫隙必然會招來厄運,可能導致過度擔憂、焦慮害怕,甚至是逐漸影響自己的工作或日常生活時,可能就有「強迫症」的現象了。

      希臘神話中,薛西佛斯被天神詛咒必需每天推大石頭上山頂,但是大石頭又會滾下山,他日復一日地重覆一樣的行為,即使心中不願意也很難抗拒不這樣做,這樣重複的行為佔據了全部的生活,古老的神話說出了強迫症患者的處境與痛苦。

     「強迫症」可以分為「強迫意念」與「強迫行為」,兩者共通的特性就是不斷地反覆出現同一種想法與行為

      常見的「強迫意念」:怕髒、怕傳染、怕危險、怕發生恐怖的事情。

      常見的「強迫行為」:重複清潔(洗手、沖水)、重複檢查(瓦斯、門窗)、過度潔癖、記數、祈禱。即使理性知道不會發生,但是仍然無法克制地這樣的念頭一直出現在腦海中,最後唯有做出強迫的行為去確認或清洗才能讓自己放心,才能避免危險的發生,同時也擔憂停止行為後會出現更可怕的念頭或行為,只好不斷的重複執行到不安感受消失為止。

     「強迫症」的確經常令人感到疲憊、消耗內心能量,特別是經常在追尋「完美」的我們來說,似乎找不到一種方法,讓我們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尤其當我們的原生家庭也是如此的要求我們時,讓我們更難找到完美的壓力解決方式,以致於只能耗損心靈的正向力量,滋養並強化負向力量。

      強迫症是內心對自我要求所表現出的高度焦慮,生理上也被證實與腦部血清素失調有關,所以藥物治療加上認知行為治療法或暴露與不反應法可獲得良好的調適與改善,讓我們能夠追尋完美的同時,更能舒適的面對生活。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南 永康 精神科 身心科 心理醫師 憂鬱 恐慌 心理治療 心理諮商  

      我們的情緒、思考都源自於我們的大腦,大腦就是大量腦神經集合的器官,所以我們可以藉由心理治療去改變大腦的運作,同樣的也可以使用藥物去修復壓力造成的神經傷害。心理治療與藥物治療並不衝突,在國內外的文獻都證實若能同時進行治療效果最佳。

憂鬱症

      藥物不是絕對必要的,我們都有自我復原的能力,只是身陷在泥沼中的時候,我們失序的動作經常反而讓自己繼續下沉,這時候藥物可以拉我們一把讓我們可以冷靜下來,找到脫困的方法,適當地服用藥物可以減輕痛苦,縮短病程,用更優雅的身段去走過人生的幽谷。

【抗憂鬱劑】

      吃了並不會馬上變快樂喔!甚至初期會有一些反胃、食欲差、口乾的副作用,大約需要2-3周後才有效果,但是能較根本地去減輕憂鬱症的病情,縮短病程,間接地改善睡眠、脾氣、煩躁。

【抗焦慮劑與安眠藥】

      服用後當下就會有效果,在治療初期可以減輕痛苦、幫助入睡,但是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通常在療程的中後期會建議開始減量,甚至改成有需要再服用就好。

恐慌症

      跟憂鬱症漫長苦悶不一樣的是急速且高度的焦慮,這種突然的高度焦慮,會讓我們感到極度地痛苦、甚至感覺自己快失控了、快死去了,害怕是不是心臟快停止了,甚至為了避免再度體驗這種痛苦,我們會避免某些場合與活動,犧牲了社交與興趣。藥物在治療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可以有效地預防恐慌突如其來的發作,且根本地治療失調的腦神經系統。

【血清素回收抑制劑】

      屬於抗憂鬱劑的一類,甚至初期會有一些反胃、食欲差的副作用,大約需要2-3周後才有效果,但是能較根本地去治療恐慌症的病情,降低焦慮情緒,長時間地改善恐慌症狀。

【抗焦慮劑(鎮定劑)】

      服用後當下就會有效果,在治療初期相當重要,可以有效地預防恐慌發作與減輕發作時的痛苦,有些人會有輕微嗜睡或感覺比較累的副作用,通常在療程的中後期會建議開始減量,甚至改成有需要再服用就好。

腦神經衰弱/自律神經失調

      是一種醫病間溝通的語言,基本上就是上述兩種疾病的俗稱。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ute girl  

【憂鬱心情】 

     「憂鬱」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情緒,當我們遇到不順遂的事情時,會感到情緒低落、不快樂、或是覺得沮喪,這樣短暫的低潮可以讓我們停下腳步、沉澱自己、醞釀能量、準備再出發。

【憂鬱症】

     但是當情緒變得太過低落(過度自責或過度易怒)、或失去了彈性(譬如連續兩周以上心情都沒有好轉),且出現了影響日常生活的身心症狀:容易疲倦、提不起勁、胃口不好、睡眠障礙、負面思考、注意力或記憶力降低、愧疚感及罪惡感、性生活障礙、甚至出現傷害自己或自殺的念頭或行為時,就有可能是【憂鬱症】。

【壓力與衝突】

     短暫的壓力可以爆發我們的潛能,但是長期的外在壓力或內心的衝突卻可能磨損我們的心靈。不確定的未來、緊繃的生活都是讓我們不快樂的由來:工作壓力、職位升降、職場人事。人際關係的衝突與失落也會讓我們掉入低潮:家庭衝突、婆媳問題、親人過世、退休症候群。另外身體的不適也會加重心理的負擔:慢性疾病、長期疼痛、更年期障礙、女性經前憂鬱、產後憂鬱。

【個人特質】

     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不同的排行、不同的家庭角色與性別、不同的成長求學過程,塑造出我們個別的人格特質與壓力因應方式,所以每個人可能會在不同的階段面對自己最難度面對的議題,這時候就會感到心情鬱悶,甚至引起憂鬱症。

【治療】

     「心念轉個彎,快樂跟著來」,若是我們能改變看待事物的角度與方式,調整面對壓力的態度,我們的心情也可以有所改變,但這是一件知易行難的事,所以可以借助專業人員透過心理諮商、家庭輔導、生涯諮詢等會談的方式,可以認識更多的自我,看到自己的美好。

     但是當憂鬱症狀來勢洶洶,已經影響到工作與家庭的日常生活,心理治療等方式緩不濟急,抗憂鬱劑這類的藥物治療可以提供較快速、且經濟的療效,幫助我們用優雅的身段去面對困境。

【心樂活提供的服務】

     我們有完整的心靈工作團隊:醫師、心理師、社工師、職能師,可以依據您的個別狀況提供量身訂做的服務,陪伴您走過人生的幽谷。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收假症候群  

      春節假期將要結束了,facebook朋友們的留言開始出現:「好不想回去上班喔!」或是「想到要收假了就覺得開始憂鬱焦慮了!」

      辛苦工作了一年,這是一段難得的連續假期,讓我們身心放鬆的好時機,可以留給家人一起團聚、保留給自己安排個旅行、或是甚麼也不做好好地吃跟睡。雖然這是讓心身充電的大好假期,然而有些人卻會因此出現「充電過度」的現象,未做好適當的休假生活規劃,出現了作息不穩定、睡眠不足、甚至情緒失控;尤其是假期結束時,「收假症候群」更是普遍出現在大部分人身上。

      輕微的收假症候群,可能會出現對假期結束感到焦慮、煩躁,而開始工作後容易感到疲倦、注意力不易集中、工作效率不佳或活動力低落等現象;嚴重的可能則會完全逃避回到工作崗位上,甚至可能出現嚴重的情緒低落。

      快樂度假、安心收假,建議您可以這樣做:

1. 預先計畫:過年期間諸事繁雜,預先計畫好行程,謹記假期結束前兩天僅安排輕鬆的活動,緩解因連續假期帶來的興奮感。

2. 調整睡眠:過年期間難免熬夜,切記在假期結束前兩日需逐步回歸到平日上班的入眠與起床時間。

3. 平衡身心:秉持著要活就要動的精神,至少安排1至2天至戶外走走或規律運動,維持良好的身體機能,並且適時舒緩心理壓力感受,找到專屬於自己的抒壓活動。

4. 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若您仍有困難回到工作崗位,記得務必尋求心理專業人員的協助。

      面對春節連續假期,若能身心做好調適,我們可以用更多的元氣來面對新的一年,從心(新)出發,快樂生活!

作者:吳政航心理師

文章標籤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