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 醫蛋  

     午後,一位中年男子攙扶約六十多歲的母親就診,結褵四十年的丈夫剛過世半年,但是兒女孝順,孫子成群,她也強顏歡笑度日,並不覺得自己有任何理由應該悲傷,當然也否認心情憂鬱,但是所有症狀都清楚地呈現她正被憂鬱症所困擾著。刻苦出身的年邁長者字典中並沒有憂鬱這兩個字,當然也就不認為有憂鬱症,在兒子的眼神暗示下,我改變了說法,改成自律神經失調、腦神經衰弱、心火過大等名詞,用誠懇的態度說服她先服用藥物並在每次回診時多陪她聊聊,協助她看到自己真正的情緒,慢慢地將那擋住淚水的石頭搬開,處理那遲到的悲傷,在不討論診斷之下完成了治療過程,這位長者狀況好轉開始減藥時,她仍然不相信有憂鬱症這診斷,幸運的是她看不懂國字,一直也看不到處方簽上大大的「憂鬱症」診斷。

     診斷對醫者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也是跟健保局大人以及其他同業溝通的專業名詞,但是也會不知不覺地將病患的困境過度簡化或數位化(診斷碼),處置也變的套餐化。想起十年前穿上白袍進入醫院當實習醫師的時候,曾經在自己的網誌上寫下這兩句話期許自己:【當我變冷血時,記錄熱血的溫度;當我學會看病前,寫下看人的感覺】,十年過去了,當年的醫蛋生活的記憶已經開始模糊,但是這兩句話似乎從來沒有忘記過,只是學會了如何保護這溫度和感覺。

arrow
arrow

    心樂活診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